欢迎您,您是第 1700702 位访客!
 

信息中心
养生常识
查看信息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养生常识

预防脑出血,提高警惕力

【更新时间:2018-04-16 11:34:45】   【字体大小:


预防脑出血,提高警惕力

脑出血虽然常见,却被称为“健康杀手”,因为其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比较高的“三高疾病”,所以,及时发现脑出血的信号至关重要。

一、舌头和脖子发硬

专家提醒,脑血管疾病在发病前会出现一些征兆,但常常由于症状较轻而被人忽视。因此,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应该注意,如果感觉自己的舌头和脖子发硬就预示着脑出血就在眼前了。如果舌头和脖子变硬,还常伴有吞咽困难,嘴角流延,说话困难,看不清楚东西等现象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那么,脑出血的出现还伴有哪些信号呢?
信号一:突然出现的眩晕

信号二:白天总打哈欠
打呵欠原本是人体由于睡眠不足而出现一种生理反应,但是脑血管不好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频频打哈欠,提示大脑缺氧。

信号三:肢体一侧麻木
很多脑出血患者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症状,特别是无名指麻木更明显。如果常常感觉自己半身麻木,就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另外,如果自己吃饭的时候还经常掉筷子,就更应该警惕了。

信号四:呕吐
呕吐可作为脑溢血的前兆。呕吐的症状往往有很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消化不良、肠胃疾病等等,很容易被其他疾病混淆。但如果人体出现喷射性的呕吐,呕吐物呈现出咖啡色,还伴随着头痛的症状,那么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脑溢血的前兆。

二、警惕脑出血的三个“魔鬼时间”

1、晨起时

早上起床时间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黄金时间”。因为初醒,人尚处于半休眠的状态,如果猛起身,血压、心率等会瞬间转换,容易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易诱发脑溢血。
所以,老人起床最好要遵从“宁慢三分,不抢一秒”的原则,醒后可静卧3分钟,慢起身在床上坐3分钟,放下双脚在床边坐3分钟,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动。

2、弯腰时

老人弯腰不可勉强,如果弯腰过快过猛,也会导致脑部血压剧烈变化,诱发脑出血;老人在弯腰起身的时候一定不要操之过急,因为过急则会导致脑袋出现眩晕,供血不足的情况出现。

3、激动时

老人血管本身就脆弱,如果情绪大起大落,就会造成血管的突然剧烈收缩,易诱发脑出血。
俗话说,疾病大于预防,所以,想要避免脑出血的发生,平时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三、保持心态良好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如果人体处于一个情绪十分激动的状态,脑溢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心态好了,也就不容易情绪激动了。

四、预防寒冷
气温的降低,尤其是冬季,会刺激人体的血管紧缩、动脉痉挛、导致人体血压升高,给血液流动加大了阻碍,这种情况下脑溢血的发生率大大的提高了,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五、谨防跌倒

老人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行动可能不是那么灵活,如果再有雨雪天气路湿路滑,就更易跌倒。在此提醒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谨防跌倒。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摔跤了,什么脑出血、骨折、卧床不起褥疮、肺部感染等等的都来了。

六、锻炼右脑
在人的大脑中,右半脑的血管较少,而且相对脆弱。因此在相同因素的刺激下,右半脑更容易发生脑梗、脑出血等疾病。而大家知道,经常使用左手有助于右脑的开发利用。所以,大家平时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下左手,这样才能更好地刺激右脑。(文章来源于网络)

     

三抗首页 |  走进三抗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怡 心 堂 |  招贤纳士 |  事业机会 |  三抗公益 |  版权声明 |  打印本页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2025 江西三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380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