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您是第 1700475 位访客!
 

信息中心
健康资讯
查看信息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健康资讯

有了壳寡糖,就再也不做“小糖人”了!

【更新时间:2018-05-21 15:25:05】   【字体大小:


有了壳寡糖,就再也不做“小糖人”了!

为什么中国成了糖尿病王国?

壳寡糖对糖尿病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实验表明食用壳寡糖后血糖值大幅度降低,尿糖量也减少许多。正因为如此,壳寡糖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并在日本被看做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

壳寡糖防治糖尿病的机制是:
1、刺激迷走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
服用壳寡糖后,其分解产物会刺激肝脏的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层的饥饿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最终会引起全身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使细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也随之增加。因循环血流量增加使肌肉细胞的氧气及营养供应量增加,脂肪无氧,氧化减少,蓄滞在体内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排出量增加。同时,使胰腺的血管扩张,增加循环血液循环量,胰岛素的分泌也增加。

2、调节体液pH,增强胰岛素活性。
壳寡糖分子中有碱性基团(-NH2),它在体内可使酸性体液恢复碱性,pH提高0.5单位,可使胰岛素活性增强,分泌量和利用率增加,同时有利于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从而缓解糖尿病症状。

3、活化、修复细胞,调节胰岛B细胞。
壳寡糖代谢分解产物可直接活化细胞,诱导细胞,修复水肿、变性、纤维化的受伤细胞,使胰岛组织得到修复,提高分泌胰岛的B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这样有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

4、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文献表明肥胖人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壳寡糖降血脂后有良好的减肥作用,从而提高并改善胰岛素受体的状况。

5、控制餐后高血糖。
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短时间即达到高峰值,较难控制。餐后服用壳寡糖,在胃内壳寡糖吸附水分呈凝胶状与胃内容物混合,体积膨胀,延长胃排空时间,使小肠对糖的吸收变的缓和。餐后高血糖出现拖后,峰值下降,可减轻胰岛细胞负担。

6、减缓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中晚期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肾病、心脏及神经系统也常受累预后凶险。壳寡糖对这些退行性改变有延缓降低作用,可改善预防,不少人眼花,视力降低得到缓解,不少老年性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文章来源于网络)

     

三抗首页 |  走进三抗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怡 心 堂 |  招贤纳士 |  事业机会 |  三抗公益 |  版权声明 |  打印本页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 2025 江西三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38054号-2